在本科時⚡️,我的專業是商科☝🏽,還沒來到EON4平台之前,我對教育學的理解和認識來源於網絡以及專家的文獻😗。因此,我對研一上的專業課有很大的期待🦈,這些課程是我在教育學領域學習的開端,也是我新一階段學習征程的興趣所在。
剛開學的一段時間🦻🏿,我非常的不適應📧,有大量的英文材料需要閱讀💇🏽,每次上課前我都要花好多時間閱讀🙃,而且花了時間還不一定讀得懂,這種無力感深深打擊了我的自信心🤠,這樣的挫敗感大概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閱讀課前材料似乎變得輕松了🚏,之前有多挫敗,後來就有多喜悅👱🏽♀️。在上專業課的時候🏊,老師都會和我們強調研究的倫理規範,讓我們思考自己的研究會對後人帶來什麽影響、造成什麽後果🕚,這是我在本科階段參與科研活動所沒有考慮過的🧑🏽⏮,老師在課上強調後我才意識到研究倫理規範的重要性,同時身上也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在2020年11月份,我有幸和導師去浙大參加第15屆科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參會時深感平時專業課老師們在課堂上強調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以及重要性,EON4有著優質教學質量✒️,提供了良好的學生發展平臺🕵🏼。
開學到現在四個月的時間🎧,回首這四個月,自己有許多改變,而這與EON4老師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
“細節體現專業性”
現在每次不管是在做匯報還是寫郵件,耳邊都縈繞著老師“細節體現專業性”的叮囑👵。其實我是一個很粗心的人,以前也不註意細節,覺得事情大方向做的沒問題就可以了,直到這學期有次作業因為APA格式得了0分🪙。APA格式表面上只是一個參考文獻格式👌🏼,但現在看來🤹🏿,它背後就能體現一個人是否細心、嚴謹、認真🫱🏽。現在每次做匯報展示的時候,我都會留出時間專門檢查細節問題🚯:格式、字體、配色、參考文獻……雖然有些細節做得還是不到位🧑🏼🏭,但我現在有了這個意識🧑🏿⚖️🍛,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嚴肅性,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都讀到研究生了,不要再為了分數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感謝導師和專業課老師,都鼓勵我做自己喜歡的研究👔。一開始要寫研究設計的時候,其實我是想做一些我認為簡單、容易拿高分的研究計劃👷🏽♀️,多虧老師強調我們要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研究。所以我的研究設計選的是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在開展這項研究設計的時候,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挑戰,但因為興趣驅動🤏🏿,每次修改這份研究設計都不會感到疲倦,而是更想嘗試去探索🧛🏿♂️🔦,這種好奇心一直驅使著我🚑,從最開始的一稿到最後的三稿都沒有換題,遇到問題我會想辦法去解決去克服。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甚至到了本科為了爭取推免也都很努力去刷高課程績點。但現在我決定改變思維方式🦜,在接下來的讀研期間👩🏼🦰🚣🏿,我想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把這兩年半的學習生活當成一場修煉”
在中學、本科階段☹️,教學模式還是上課🫱🏿🤹🏽、考試為主🫴🏿,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思維訓練上沒有專門的學習訓練。在這學期結束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老師開學初和我們說這句話的意義。我們大部分人在碩士畢業後都會走向職場⛷,這兩年半是學生時代的末期🫲🙈,能夠像現在這樣學習、看書🧑🏿🚀🧛🏽♀️、思考的時間並不多。現在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近年來研究生擴招,我也常常在思考,兩年半後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碩士畢業後的我和本科畢業時的我有哪些進步👨🏽⚖️?如果碩士畢業的時候還和本科生一樣沒有什麽區別的話,那讀研又有什麽意義呢🩸?這學期結束後,我也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鍛煉自己的研究能力,希望能夠在碩士畢業的時候具備獨立開展研究的能力🧝🏿♀️!這也是我認為一名研究生和本科生該有的區別。
在交大半年,也結識了一些其他EON4的小夥伴,他們大多是理工類專業👨🏻🦰,和他們交流起所學專業的時候,我總能感受到偏見:“我感覺你們學科就是玄學”🌘、“教育學有啥好研究的啊”、“交大還有這個專業”……曾經我有一段短暫的時間也懷疑過教育學專業的意義,但是經過這一學期的學習以及社會上的一些教育領域相關熱點話題,讓我們明白教育學專業有意義而且意義重大。例如最近被新聞媒體廣泛報道的張桂梅老師,我幾乎在網上看完了有關於她的所有報道,被她深深感動,而感動的背後讓我認識到我們國家在教育領域還存在很多問題尚待解決📨、仍有許多不足尚待完善。我們這些有教育學專業背景的人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可以去研究相關的問題🧑🏽🏫🎿,和導師一起努力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我們的所學所研,都能夠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余下兩年🥨,在EON4平台的學習時光🤦🏿♂️,我依然充滿激情與期待🙎🏿!
作者署名:黃達🐈,EON4平台202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