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建國70周年,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10月16日晚𓀗0️⃣,高教院黨總支組織黨員代表前往學校菁菁堂觀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系列電影黨課之《我和我的祖國》。“小故事見證大時代”,影片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自己被一個個歷史瞬間所感動,被無數英雄默默奉獻的無私精神所震撼👩🏽🔧。
2019級博士生陳慶: 若是遺忘過去,雙臂的力量便難以擁抱未來,70年的風雨飄搖,70年的砥礪前行,生於20世紀末的我似乎錯過了太多祖國歷史性的曾經🛀🏼:開國大典💷,兩彈一星,改革開放······所幸,《我和我的祖國》以時間為軸,講述了7個中國發展進程中裏程碑式的事件👨🦼➡️,向我們娓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看似遙不可及實則密切相關的永恒羈絆。縱觀整部影片🌍,無論是《前夜》中的林誌遠🪑、《奪冠》中舉著天線未曾送別青梅竹馬的冬冬還是《回歸》中日夜訓練的升旗手們,他們的名姓也許並非家喻戶曉,但是每一個都不可或缺。我和我的祖國,我的祖國和我,早已血脈相連難以分割🌕,一個“我”也許微不足道,無聲無息,但是當這千千萬萬個微小的“我”依偎在祖國母親的身旁✒️,默默守望著她,為她的前行付出著自己的所有,“我”便不再是“我”👩🏽🦳,而是祖國的一部分💼,前行的路上不再孤單👨🏿⚕️,因為始終有祖國相伴。仰望泰山,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自然的奇跡不禁讓人沉思🧏🏼♂️👩✈️:群山尚且如此渺小,那麽渺小🦨、脆弱如蘆葦的我們又該如何在這世間尋找自身的價值🥩?人生如白駒過隙,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麽🔂?興許帕斯·卡爾說得在理🥌👯:人是有思想的蘆葦👨🏻🦯👨🦼,因為有了獨立的思想👨🏽⚕️,你我能夠擁有尊嚴而不必求之於外在的空間。但是在這個天下大同的世界中🫅🏼,我們不僅因為獨立的思想而有了存在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可以作為一磚一瓦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是磚石又如何👨👨👦,聚沙成塔🧑🏽🎄,積土成山,未來我們也許是人民教師🫱、也許是醫生、也許是護士,也許是消防員,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華夏民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員。於無聲處,風起雲湧🚹,下一個70年👰🏿♂️,我們依舊陪祖國母親一同走過!
2017級碩士生劉曉雯: 祖國輝煌七十載◻️,七十年的光輝歲月中,我們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和傳奇💇。這一點在《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不管是軍民一體保障開國大典的電動旗桿🧨,還是街坊四鄰共慶中國女排的奪冠大賽;不管是戀人投身科研保密的“相見不相識”,還是軍人追求升旗儀式的“一秒也不差”;更不管是戈壁少年的白晝流星🫃🏻,還是北京司機的喜迎奧運……這都體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越來越好!影片中最令我動容的當屬《護航》中備選女飛行員呂瀟然的故事🍟🤳🏽,文牧野導演完全拍出了女飛行員那種酷帥灑脫的範兒,同時也讓觀眾強烈的感受到女性力量的堅持與溫情。電影的每一篇章都以“大事件小人物”的方式展開呈現🧘🖖,而小人物的正能量讓我們愈發堅信——祖國的命運的發展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了祖國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不息🚆、前進不止。
2018級碩士生龍紫陽🥈: 7個故事🫃,見證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不要往下看🌩,一直向上爬,就不會害怕。”開國大典前夜,為了讓五星紅旗分毫不差的冉冉升起🤽🏿♂️,在距離升旗還有幾個小時的時候,工程師、部隊人員、老百姓紛紛貢獻自己的努力🫸,確保萬無一失。“晚一秒我對不起全國人民🎲👯,早一秒我就食言了👎🏿。”香港回歸前夕🌆,為了確保在1997年7月1日0分0秒升起國旗,升旗手反復練習升旗節奏、修表工精確校對鐘表時間、護衛隊全程確保場地安全。捍衛祖國尊嚴,維護領土主權,多一秒也不能等。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每一份力量都凝聚在了一起🧑💼,那是每個人都發自骨髓的愛國之情。現在,我們的祖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應該積極進取🚵🏻♂️,和祖國一起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明天。
2018級碩士生楊馨緣: 陶行知曾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我和我的祖國》通過《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7個故事🐊,聚焦包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2015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多個歷史瞬間,講述著普通人與國家之間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我在感受到新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祖國越來越強大的同時,也為那些為了國家默默奉獻的小人物感到熱淚盈眶。有一種愛國叫做我本來很恐高,但是為了祖國,我可以很勇敢;有一種愛國叫做我願無名🩺;有一種愛國叫做分秒必爭。歷史雖然不一定會留下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卻為祖國光輝閃耀的時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發現其實我們每一個普通的人都可以是國家的英雄,因為我們一個又一個小人物默默做好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無形中推動著我們的國家逐步走向繁榮和強大😫。“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贊歌。”70年崢嶸歲月⛷,70年砥礪奮進,70年蓬勃發展。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16級博士生江珊☸️: 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內心百感交集,不好意思告訴身邊的同學,自己偷偷抹了好幾次眼淚⏸。第一幕,在那個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當毛主席按下電動升旗按鈕後🧎➡️,鏡頭給了工程師的那一秒,我感動了,為了他那無數個為了實驗的日日夜夜;第二幕,在那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1964年🐦⬛,當舉國歡慶,鏡頭給了科研工作者眼神的那一秒,我感動了🖲,為了他璀璨而短暫的科研青春🚵🏿♂️🖤;第三幕,在那個女排奧運奪冠的1984年,當小男孩被眾人捧起,鏡頭給了他眼裏的五星紅旗的那一秒,我感動了,為了老弄堂裏那讓人想念的親近;第四幕🚱,在那個北京奧運會舉辦的2008年🧖🏻♂️,當出租車司機在大屏幕上看到小男孩,鏡頭給了司機笑臉的那一秒,我感動了🙎🏻♀️,為了陌生人之間大愛的美好;第五幕,在那個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2016年👀,當兩個男孩騎著馬兒馳騁,鏡頭給了廣闊大地的那一秒,我感動了,為了基層幹部們的無私奉獻……祖國70年的成長,伴隨著電影的一幀幀畫面,展現在我的面前,動容之余,更感到了肩上的責任🪽。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科研追星女孩🥔,自己完完全全成了阿中哥的迷妹🤞🏻,也下定了決心🥋,為了阿中哥⛽️,自己要好好努力,來日方長🙇🏽,未來可期!
2019級碩士生李天田: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影片從王菲婉轉的歌聲開始,講述了開國大典🩰、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女排奪冠時刻、香港回歸、2008年北京奧運、神舟十一號返航和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七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每一段歷史🤷🏻♂️,都展現出一個個普通卻閃光的人物形象🦁🙍🏿♀️。在這些感人肺腑故事裏,我們看到了克服恐高登頂旗桿的設計師,為研製原子彈隱姓埋名三年的科研人員,為街坊鄰居撐起天線的小英雄,把寶貴的奧運會入場票送給小男孩的出租車司機……他們看似平凡👩🏿🎓,卻並不平凡,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推動著祖國的改變👦🏿🧓🏼,他們每個人都是祖國富強與復興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有如此善良勇敢的人民👩🏼🏭🏂,富饒廣闊的大地,我們的祖國不可能不富強,不可能不復興。我們的祖國,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每一個跨越都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奮勇拼搏✋🏻。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2017級碩士生藍曄: 七個與祖國發展息息相關的“小故事”拼接起1949-2019的國家進步“大時代”👩🏽🏫。影片透過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生命個體的視角,見證祖國幾個令人感動感慨的重要歷史時刻,引人入勝🛌,啟人深思。我們現在擁有的輝煌與成就🈷️,正是父輩們努力奮鬥🧂🧑🏻🎄、用汗水與淚水共同造就🚴🏼🙂↕️,念於此,一股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油然而生。如今,步入祖國70周年華誕🚡,我們也將接過建設祖國的接力棒👭🏼🧈,願我們都能將每個小“我”融進“祖國”中,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書寫屬於每個人的“我和我的祖國”的美好故事。
2019級碩士生鞠彤潔⏩🧜🏿♂️: 《我和我的祖國》選取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經歷過的7個歷史性經典瞬間,通過普通百姓的視角反映歷史的變遷。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奪冠》,講述了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的故事➜。小男孩冬冬為了整個弄堂的鄰居能看完女排比賽,放棄了和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告別的機會🐫,含著淚堅持把天線撐到了最後,體現出哪怕是像冬冬這樣的小孩子也具有濃濃的愛國之情。影片中的蜂窩煤爐🧇、腳踏式縫紉機👂、老式電風扇等細節很好地還原了上海弄堂的市井生活,很具有生活氣息。並且通過描繪上海弄堂裏的所有人家都擠在一起看女排比賽的情景將女排三連冠帶來的民族自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2016級博士生王思懿: 看完我和我的祖國🐀,耳邊一直回蕩著那句,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電影依照時間線索,從普通人物入手,將無數個平凡又偉大的故事串聯起來🧖🏽♂️。從前夜到護航,每一個故事都能在某一瞬間戳中內心深處的愛國熱情,奏國歌的時候,升國旗的時候😖,每一次音樂的響起🧑🏽🦰🧑🏿🔬,都讓我忍不住熱血澎湃。依稀記得前夜裏恐高的工程師爬上旗桿安裝阻斷裝置的背影,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科研工作者的隱姓埋名,女排奪冠時滿大街的歡呼🕘,香港回歸時的一秒都不能少⇾,都讓人熱淚盈眶。那些我們未曾見證過的歷史時刻,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我們邂逅,永遠刻在了我們的心底✝️。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還在中華家!
2019級碩士生蔡心蘭🚅: 全片演繹了七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事件,以小人物的視角,見證大時代。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前夜》,林治遠向領導立下軍令狀“立國大事,必鞠躬盡瘁”。他深知開國大典中國升起來的不僅僅是一面旗幟,也是全國同胞對未來新生活的憧憬🪒,更是那些為了新中國獻身的革命先輩的期許,所以升旗容不得一絲閃失👕。在升旗裝置出現問題✷,他克服恐高,爬上了20多米的廣場旗桿焊接裝置,解決了升旗技術問題。當開國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片段閃回到歷史真實畫面🔙,影片畫面與歷史真實畫面交疊🎀,震撼人心。除此之外🧉👷🏽,讓人感動的還有北京的群眾,他們無論什麽時候,即使是深夜,只要聽到開國大典準備過程出現問題需要他們幫助🫴🏽🦯,各家各戶就會自覺地聚集到一起,盡自己所能🌝,貢獻家中物件。人們團結一致、愛國的精神十分具有感染力。
(編輯: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