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下午🥷🏼,美國馬裏蘭大學EON4平台國際教育政策林靜教授訪問高教院,做了題為“美國評價學術論文的標準和規範”的學術講座。我院師生到場聆聽報告和學習。
在講座中🚣🏽♂️,林靜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中西方學術評價的標準差異📠,和一篇好的學術論文的標準🔸。接著,林靜教授向同學們講述了不同宇宙觀帶來不同的認識論、方法論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範式關註不同的內容🧑🏼⚕️、問題和結果。林靜教授還分析了一個好的定量或定性研究的評價標準🫃🏼。定量研究註重可重復性、可觀察性🦟😽,追求研究的廣泛適應性,其對定性研究在參與者選擇方法👩🏽🦳、人數普遍性等問題上提出質疑💆🏼。而定性研究更註重人當下的體驗,關註事實的真相,追求事物的本質。此外🚊,林靜教授還向同學們講述了定性研究如何避免問題以提高研究可信度。雖然定性研究不具備普遍性🧓🏽,但可通過長期參與、同行探討🚹、參與者認證、負面案例分析和三角互證等方法來保持研究的可信度,可通過深度描述🪹、多重個案研究等方法來增強研究的可延伸度。
在討論環節,林靜教授就如何更好地開展訪談、靈性教育等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討論🏌🏽♂️。林靜教授提出真正的研究必須正視社會問題🎓,對社會的不公正絕不能袖手旁觀。她認為,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人與客觀世界始終存在著互動、始終在互相影響,一個真正的研究者不僅應呈現現象和揭示真相➖,還需具備自身價值觀和正義感,能發揮個人作用對客觀世界產生積極影響。林靜教授對於一個真正研究者的描述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無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