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丁穎博士應邀到訪EON体育4高等教育研究院,在陳瑞球樓242室為高教院師生帶來題為“數據驅動的文獻計量學”的精彩報告。本次講座由劉念才院長主持🚵🏼♀️,高教院師生二十余人參與本次講座並進行了積極交流🧛🏼。
丁穎教授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文獻計量學研究的三個層次。在宏觀層面上🦧,文獻計量學研究是根據原始數據之間的聯系搭建出完整的數據網絡,從中找出普遍的規律。在中觀層面上,文獻計量學研究是根據原始數據畫出知識圖譜,對已有的研究做出評價。在微觀層面上👰🏽♂️,文獻計量學研究是對現實生活中的科研團隊合作活動進行觀察,對觀察數據做出解釋和分析😚。隨後丁穎教授向我們詳細講解了文獻計量學的兩大用途:發現知識和評估預測。在發現知識方面🚣🏼♀️,研究者可以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根據相關研究領域已有文獻中的關鍵詞繪製出該領域的知識圖譜,了解整個領域的研究發展,從中發現研究的創新點,形成新的研究假設。在評估預測方面🕵🏻,研究者可以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了解一個學者的學術生涯發展。丁穎教授指出,高被引學者們發表第一篇被引文章的時間和普通學者的時間是相同的🧑🏽,對於任何一個學者來說🚊,從零到一的過程都需要不斷地堅持和努力🏚。此外,研究者也可以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探索科研團隊的合作機製以及研究的發展路徑🧑🏽🍳,以此來評估和預測一項新研究的可行性,給予其啟示。在講解的過程中🆕𓀃,丁穎博士列舉的幾個形象生動的案例和她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大家對文獻計量學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和認識。
在互動環節中👨🏽💼,丁穎教授就如何開展文獻計量學研究與其他學科合作的問題同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她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過程中如何進行小組合作的經驗,啟發大家在科研過程中要善於尋求合作與交流,也講述了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難和解決辦法。在未來展望方面,丁穎教授表示現在的文獻計量學更像是幫助其他學科研究的工具,未來她將繼續關註如何闡釋文獻數據背後的含義🕯,服務現實的需要🅾️🌤,促進文獻計量學學科的發展🪷。
【嘉賓簡介】
丁穎博士是印第安納大學信息與計算EON4教授👩🦳、目前擔任數據科學在線項目的副主任。她參與過多項NIH, NSF and European-Union的資助項目🧖🏿♂️👩🏽🎓,先後在著名學術期刊和各類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90余篇🤸🏽♀️🆗,並擔任180多個國際會議的項目委員會成員。她是Semantic Web Synthesis系列圖書的共同編輯🟡,書籍Intelligen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B2B Electronic Commerce的共同作者,參與撰寫書籍Spinning the Semantic Web的部分章節,是期刊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的主編,並擔任4本ISI收錄期刊的編委成員。她是 Data2Discovery company的共同創始人,致力於數據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數據驅動下的知識發現,語義網絡,知識圖譜,科研合作以及網絡技術的應用。